9月13日,在2012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最后一天的主题演讲中,英特尔首席技术官贾斯汀(Justin Rattner)带来了大量关于无线互联技术的精彩内容。“未来,凡计算,必互连。从最简单的嵌入式传感器到最先进的云数据中心,英特尔正在致力于让所有设备实现无线连接的技术。”
2002年的IDF上,时任英特尔CTO的帕特·基辛格在同一个舞台上,为IDF的听众介绍了“Radio free Intel”。十年后的今天,贾斯汀宣布这个畅想已经实现。贾斯汀展示了Rosepoint测试芯片,这块芯片采用了英特尔的32nm制造工艺,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含有Wi-Fi收发器(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双核凌动内核。
遵循摩尔定律,未来这款产品还可能实现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能效,从而激发一系列新的应用,例如可穿戴的设备、带传感器的家电,都可以实现互相通信、交换数据以及远程操作。
贾斯汀还介绍了被称作WiGig的下一代无线标准。WiGig在无线频谱的毫米波段运行,可提供超过每秒5GB的带宽。目前,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众多业界厂商正在全力推进WiGig标准,将众多60GHz专利无线技术整合到现有WiFi标准中。现场,贾斯汀还演示了超极本、显示器与外置存储设备之间通过WiGig实现互联的场景。
自超极本诞生之时,消费者就希望它能够像手机那样做到“始终在线”的状态,这样用户就可以在超极本休眠的时候仍然能接收电子邮件或是社交媒体信息,实现“Always fresh Data”。贾斯汀介绍了英特尔最新的Smart Connect技术,该技术可以唤醒超级并保持足够的时间接收进入的数据包流量,然后自动回归待机状态以实现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为了说明英特尔Smart Connect技术在文件传输和视频流方面的更多优势,贾斯汀还展示了“Spring Meadow”技术,后者可以更智能地管理云和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预处理入站网络流量并主动管理流量,“Spring Meadow”可以更高效地利用主机处理器,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下更长时间地保持低功耗状态。
随着无线用户人群的不断增加,运营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英特尔在这方面也在和各国的运营商开展相关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运营商解决基站能耗等方面的问题。
贾斯汀邀请了来自北京的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博士上台,共同分享了英特尔研究院与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一起开展的,旨在设计和验证全功能的云无线接入网技术(C-RAN)研究。C-RAN是传统无线接入网的替代技术,后者是现代蜂窝通信的基础。C-RAN不再是简单地把专有基站的硬件设备移入数据中心,而代之以运行基于软件定义无线应用的英特尔标准服务器。易芝玲博士表示,C-RAN技术将大幅降低无线运营商的投入和运营支出,即使在高峰时段也可向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无线服务,同时网络连接的中断也会更少。
来源:计世网 责编: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