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阶段,实体经济面临困境,产业发展迫在眉睫。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业内考虑更多的是,一个企业个体,如何在市场经济的不同结构及市场竞争当中把握住发展的方向。
“无论对于企业或者政府,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模式更应该是一种网络经济。这个世界如果不是通过网络协调优化整合资源调度、做虚拟整合的话,基本上没有竞争力,要么被淘汰,要么被整到网里。”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任建标教授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道。
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巨大
在当下,无论市场还是企业本身都在发生变化,其中,任建标教授认为结构性变化是企业尤其需要重视的方面,包括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的结构性变化。
2012年初,柯达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家创立于1880年的世界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在数码时代的大潮中由于跟不上步伐,而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结局。
“柯达面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改变,这就是技术的结构性变化。柯达领先的100多年是因为那100多年对于照相器材产业以及对于胶卷产业来讲,它只是一个渐进性的变化。”任建标教授指出。可以说,技术上的结构性变化如同实现了质变过程,它将改变一个产业。
任建标认为,中国现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其实是一种技术性的渐进性改变,而且很多都是模仿国外的技术后做出的。但是,我国企业需要一种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经济的未来,一定是在企业微观层面的变革。
除了柯达,老品牌诺基亚也被苹果、三星等企业超过,陷入困境。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手机已经不止是打电话的手机了。“这就是产品方面的结构性变化”,任建标分析道。当前,手机正成为一个智能终端的平台系统,成为满足人类潜在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国内仅次于邮政的顺丰快递,在发展后迅速进行人性化服务,并在该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可见,民营企业在挖掘提供更人性化服务方面有着绝对的发展潜力。国企与之比较,其优势也仅限于资源垄断。
近期,苏宁电器与国美电器“围剿”京东商城,引来业界议论纷纷。苏宁与国美虽然也在进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但是其规模与京东相去甚远。在网络电子化时代,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更好、更人性化的服务,甚至更便利的平台的诞生,将可能使我们很多的经济结构发生更多的结构性变化。”任建标如是表示。
环境变化引发经济转型
“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环境都可能是带来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知识化以及分工的专业化都成为企业考虑未来发展之路的主要因素。”任建标分析,从各国统计数据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比较大,世界经济的主体仍然为实体经济,所以事实上产业只是发生了转移。
纵观国外经济发展,技术、市场以及劳动性价比成为影响产业结构的三大要素。可以说,低成本和市场空间都成为产业转移的方向,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中西部产业转移的现状。“中国有两大竞争力,一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劳动力成本。”任建标指出。
除了产业转移之外,网络经济、信息化趋势以及知识化经济都成为目前影响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从企业本身来说,中国很多企业没有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没有定价权。
任建标一再强调:“任何一个产品或服务尽量不要满足人需求的最低层次,因为竞争激烈,差异化不容易做。而如果你能满足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的最高层次需求,那么差异化就很容易做,利润也会非常高。”
他认为,现在的经济是整合的经济,通过虚拟整合,做灵活的调度,形成资源共享、互补、协同,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降低不确定性,尤其是可以降低风险,做深度的信息挖掘,给消费者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来满足、增加甚至创造客户的价值,实现盈利。
他还指出,企业应该以网络型的经济形态为发展方向,它有锁定的效应和正反馈的效应,但是这也需要政府的管理思维、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同步变革。如果经济层面已经是网络经济,政府的管理思维管理体制还是一个中央计划、地方发展的点对点的模式,那么可能不适用,政府的管理也必须从点的管理到网的管理。整个经济都从点向网进行变化了,会使我们很多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组织方式发生变革,竞争方式发生变革,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和政府管理者都必须顺应这些变革。
来源:中国经营报